教学范围 | 社会 | 年龄段/班 | 5-6/大班 |
设计意图 | 《婴幼儿园教育纲要》中指出:“婴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情感教育和培养婴幼儿好行为习惯为主,重视潜移默化的影响,并贯穿于婴幼儿平时生活各项活动之中。”因此,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教学的重点。研究表明,3~6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,是培养好品德行为的最好时期。在小、中、大班的教程中都没关于“热爱祖国”方面的主题内容。但这个关于民族灵魂的教育是作为每个中国人都要学习的,“中国有多大?”“大家中国有哪些?”……这类都是孩子们想知道的。近期正值大家国家有建党100周年的庆典。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社会活动《认识祖国》, | ||
说教程 | 热爱祖国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而又经典的教学内容,结合国内的国情,与班级婴幼儿的年龄特征,让婴幼儿了解自己是中国娃,了解中国娃的特点;知道大家祖国的全名;认识祖国的国旗、国歌、国徽;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什么?国内少数民族的服装是什么样的?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,以此来弘扬祖国的正气,萌发婴幼儿爱祖国的情感。 | ||
说活动目的 | 依据《3-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》和新《纲要》的指导思想与对教程和学情的剖析,我从常识经验,能力技能,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的: 1.常识经验目的:了解祖国的全名和首都的名字,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,认识国歌、国旗和国徽,了解它们是祖国的标志。 2.能力技能目的:了解10月1日是大家祖国的过生日,培养婴幼儿积极参与多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的能力。 3.情感态度目的:激起婴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,从小有爱国志报国恩的远大志向。 | ||
说重点难题 | 重点是达成常识经验目的:了解祖国的基本知识:祖国的全名和首都的名字,国歌、国旗和国徽是祖国的标志。 难题是达成情感态度目的:培养婴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,从小有爱国志报国恩的远大志向。 | ||
说教法 | 新《纲要》指出:“教师应成为婴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导者,”活动中应力求“形成合作探究式”的师生互动。大班婴幼儿已有了肯定的思维能力和剖析能力。活动中我较多地使用直观教学法,结合本园的进步水平,综合考虑活动特征、教学目的的需要和婴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结构,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将平时生活与教学整理,并有效落实于实践中。为婴幼儿理解抽象的内容展示一种情境,充分借助现代教育视频,有效辅助教学过程,将重点、难题内容巧妙突破,提升了教学效率。除此之外,还结合运用交流讨论法、审美熏陶法、游戏法、多种教法加以整理、层层深入。 | ||
说学法 | 婴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婴幼儿为主体,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婴幼儿参加探究活动,运用多种办法获得常识经验,培养能力。在活动中,我重视激起婴幼儿的游戏兴趣,使他们在有趣的氛围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,努力让婴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,指导婴幼儿学会肯定的学习技巧,让每一个婴幼儿都受益,让每一个婴幼儿都进步。从而促进学习技巧的落实,促进学习计划的达成。在本次活动中,使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,每个环节都引导婴幼儿携带问题去看一看、听一听、找一找、想一想、认一认,婴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一同参与,并用适合的办法表达、交流认知的过程和结果,知道有关祖国的入门知识,激起婴幼儿爱祖国的情感。除此之外,活动中我还使用了体验法,让婴幼儿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,因为婴幼儿亲身体验了升旗敬礼的情节,有直接的经验,当将来再听到国歌、再看到国旗国徽时会有一种神圣的特殊的爱国情感。 | ||
说活动过程 | 本次活动,以新《纲要》为指导,从“认知-情感-行为"”三大块,由浅入深,从感知到体验,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打造有机联系,让婴幼儿在互动式、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,自主地、能动地、创造性地学习。同时依据婴幼儿认知、情感发展趋势,通过创设教育环境,灵活运用体验感受、信息交流、自主活动、积极表现等多种教育办法,有计划、有针对性地拓展了合适婴幼儿进步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。具体的教学过程为: (一)开始部分:听听、寻寻,激起婴幼儿的兴趣。 1.听一听,了解祖国的全名。爱因斯坦说:“兴趣是的老师。”活动刚开始我就请婴幼儿边倾听热烈激昂的歌曲《大中国》边赏析与歌曲内容匹配的画面,激起婴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,使婴幼儿初步知道大家大伙有一个一同的家名字叫中国,它的全名是中国,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了解国内是一个地大物博、物产富饶的国家。 2.寻一寻,大家的祖国在哪儿?(播放课件《祖国在哪儿》)有句话说得好:听来的容易忘,看到的记不住,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。在动手过程中不只易于引发兴趣,拓展思维,也有益于每一位婴幼儿自主、独立、创造性的学习常识、进步能力。因为我园具备互联网探索室,大班孩子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技能,于是我让婴幼儿察看电子地图的每个版面,并请婴幼儿逐一点击画面倾听电脑中提示的国家名字,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,动手操作帮助婴幼儿形成表象、打造定义。婴幼儿在点击画面、倾听声音、探寻自己国家的游戏中知道中国在地图上的地方。 (二)基本部分:国歌声声、国旗飘飘、国徽闪闪。 1.想一想,中国地图像什么?这一环节中,我出示中国地图,让婴幼儿充分发挥想像,自由交流和表达,说说国内的地图像什么?待婴幼儿自由交流后演示课件,让婴幼儿了解中国的地图像只大公鸡。想象是智慧的翅膀,是思维的特殊形式,爱因斯坦说:"想象力比常识更要紧,是常识进化的源泉。" 2.找一找,首都北京在哪儿?有关祖国的入门知识比较抽象,光靠枯燥无味的解说,婴幼儿是不感兴趣的,更是不可能学会的。只有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、声像俱佳、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,创造有益于教学的学习情境,使婴幼儿充分领略视听成效,积极主动地学习。于是我出示中国地图,请婴幼儿点击地图中的圆点,找出国内首都北京的所在地,并逐一认识北京首都的着名建筑物--天安门、长城、天坛。 3.认一认,鲜艳的国旗。 (1)出示海量的国旗,请婴幼儿自由谈谈它们都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,并指认出国内的国旗。并解说国旗的象征意义:红色表示热烈,象征革命,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。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婴幼儿提供常识素材,使每一个婴幼儿可以根据我们的认知结构构建常识体系,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,很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,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。 (2)动手操作可以让婴幼儿历程、感受、体验全部过程。 (3)启发婴幼儿谈谈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,在什么场所看到过升旗活动。口语交际是大家交流思想、传播信息、表达情感的要紧形式,设计如此的即时练习,婴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。 (4)心理学家指出:“但凡大家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,人的记忆成效就会明显提升。”因此,我播放国歌,学习向国旗行注目礼,培养婴幼儿尊敬国旗、国歌的情感。 5.看一看,庄严的国徽。了解国徽、国旗是大家国家的标志,尊重国旗、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。 | ||
说活动总结 | 本次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婴幼儿的认知特征,每个环节以游戏为基本形式,让婴幼儿在看、听、找、想、认、做、讲等活动中,调动多种感官一同参与,我运用表彰与鼓励、启发与引导相结合的的办法,让婴幼儿充分表达、自由交流,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, 知道有关祖国的入门知识,激起婴幼儿爱祖国的情感。 | ||
说活动延伸 | 从集体活动延伸,应该留给婴幼儿更多活动的空间。我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,就是依据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用途为根本出发点,优化婴幼儿的活动空间和时间,以吸引婴幼儿主动投入,主动参与。 |